仁和简介 · 2019年2月13日 0

杭州古代的仁和县与钱塘县

   钱塘县与仁和县,已经是历史名称。辛亥革命后两县合并为“杭县”,所以,左图中的“杭县”,就是古代钱塘县与仁和县的地域范围。

——看图可以知道,“杭县”很大,包括今天的西湖、上城、下城、江干、拱墅老五区,如今的余杭区东部,如临平、塘栖、仁和、良渚、瓶窑等,也都曾经属于杭县。(图据民国地图制作)


    钱唐立县于秦朝,至今仍是杭州的代称。唐朝之前,“钱唐”是县名,“钱塘”是海塘的名称。唐朝把钱唐县的县名改为钱塘,于是县名与海塘名从此合一。钱塘江古代有许多的名字,非常复杂,这我在前面文章中已经详细说过,她每到一地就有一名,到钱塘这里的一段,便叫“钱塘江”,民国以后整条江才总的都称为钱塘江。

    杭州之名始于隋朝,“杭”来源于余杭。杭州的历史与钱唐县、余杭县密不可分。虽然在六朝时钱唐县、余杭县也曾经分属两郡,但时间很短暂。隋朝将钱唐郡升为州,因为最初的治所(州衙门)在老余杭,故名“杭州”。不久,大将杨素在钱唐筑杭州城,以凤凰山为杭州治所,于是凤凰山在隋唐、五代、两宋就一直都是杭州的心脏。

 此外,读古书的时候,我们还会经常遇到那个传说中的仁和县,仁和县始于五代吴越,叫钱江县,北宋改叫仁和县。这仁和县一直存在到清代。可是,今天除了杭州老城内有条仁和路,余杭区有个仁和镇,它的其它影子就不是很多了。

    起初,钱塘县与仁和县的衙门虽然同在杭州城内,但是位置并不在一处。明清时期,二县衙门移到杭州府衙附近,同在西湖柳浪闻莺以东,所以那里有“三衙前”的地名(见右图)。钱塘县和仁和县的古人,都统称杭州人,——不大致上弄清楚这仁和与钱塘,我们就不能完全读懂有关杭州的许多古书。

    据《十国春秋》等记载,922年吴越国“割钱塘、盐官各半置钱江县,割富春(今富阳)之长寿、安吉二乡入钱江。”(注:盐官县当时属于杭州。)于此我们也可以知道,在没有钱江(仁和)县前,钱塘县地域的大致范围。

    余杭县的古代中心,在今天的老余杭镇,古代余杭县域曾经更向西南,临安县就是后来从它那里分出来的,起初叫临水县。而今天的余杭区政府所在地临平镇,则是古代仁和县的地盘。吴越国时,钱江县衙门在今梅东高桥西不远处,钱塘县衙门在钱塘门附近,南宋淳熙初,徙纪家桥,两县衙门都在今天的下城区内,所以现在如果有人以为仁和县就是下城区,钱塘县就是上城区,那就是闹笑话了。

    古代钱塘县与仁和县的地域,呈交错状,西湖周围的山,也是一些属于钱塘,一些属于仁和,甚至杭州城墙内的老城区,它们管辖的地盘,也呈交错状,而且也常有变化,那历史是非常的复杂。——所以古代有“钱塘不管,仁和不收”的谚语。在晚清,老城墙内大致是官巷口北为仁和,南为钱塘,这与今天众安桥北为下城,南为上城是很不一样的。另外,在1949年5月—1957年4月,下城、上城之间还曾经有过一个“中城区”。

    很复杂的钱塘县与仁和县,辛亥革命后合并为“杭县”,两县从此变成了历史名称。但是,合并为杭县后,政区变化并没有变得简单,而是又经过无数的变动,那变来变去的频繁,简直是眼花缭乱,远超以前的千年。百年过去,古老的钱塘县与仁和县,也就面目全非,不作专门考证,就只能说个大概了。


附录(1):南宋《咸淳臨安志》有关记载的摘录

(2010年9月)

仁和街道

    錢塘縣東西三十二里,南北七十五里。東至仁和縣以巿心大街為界,南至蕭山縣以浙江中流為界,西至餘杭縣以西溪閑林酒庫為界,北至安吉州武康縣以狗頭嶺為界。
    仁和縣東西六十一里,南北八十四里。西至錢塘縣以四姑橋河流為界,南至浙江中流,北至安吉州德清縣以奉口溪導堆為界。東南至鹽官縣以赭山石橋為界,西南至錢塘縣以後洋街路口為界,東南至赭山石橋抵鹽官縣界。水路,東沿運河至上舍涇港抵鹽官縣界,北沿下塘河至奉口溪導堆抵安吉州德清縣界,東北自江漲橋沿下塘河至博陸村抵安吉州德清縣界,東南沿湯村塘至赭山石橋抵鹽官縣。

    仁和縣管辖江漲橋鎮、臨平鎮、范浦鎮、湯村鎮、仁和鎮以及十一鄉。——芳林鄉、肇元鄉、大雲鄉、豐年鄉(管里四:長壽 五杭 博陸 前莊)、長樂鄉(管里五:赭山、長洲、金浦、崇仁、清河)、安仁東鄉、安仁西鄉、太平鄉、廉德鄉、永和鄉、臨江鄉(管里三:曲江、海門、望潮)。
    錢塘縣管十三鄉。——履泰南鄉、履泰北鄉、惠民鄉(管里六:夾城、柴場、羊角、乳臺、馬城、印墓)、調露鄉、靈芝鄉(管里五:梁渚、筍山、前梁、后梁、胡林)、孝女南鄉、孝女北鄉、崇化鄉(管里六:方山、篠山、百步、長秋、蔣村、上涇)、欽賢鄉(管里六:涇山、西溪、韓家、篠弄、東木、上步)、定山南鄉、定山北鄉(管里四:排山、徐村、牛坊、南蕩)、長壽鄉、安吉鄉(管里三:楊村、社井、轉塘)。

    餘杭縣在府城西四十五里,東西三十六里,南北八十里。東至錢塘縣以閑林為界,西至臨安縣以杜塢石橋為界,南至富陽縣以牛竇嶺為界,北至安吉州武康縣以白茆山為界,東北至錢塘縣以石瀨為界。
    集市,錢塘縣有浙江巿、北郭巿、江漲橋鎮巿、湖州巿、西溪巿、赤山巿、龍山巿、安溪巿、半道紅巿。仁和縣有江漲橋鎮巿、范浦鎮巿、湯村鎮巿、北土門巿、南土門巿、臨平鎮巿。

    注意:南宋的时候,仁和縣東西六十一里,南北八十四里。錢塘縣東西三十二里,南北七十五里。仁和縣比錢塘縣大很多。餘杭縣在府城西四十五里,面积与錢塘縣差不多。

    又:五代钱塘县衙门在钱塘门附近。据《西湖游览志》卷20,南宋“淳熙初,徙纪家桥。”据《梦粱录》,纪家桥也离钱塘门不远。仁和縣衙门,《西湖游览志》卷20云:五代吴越“在梅家桥西”,南宋绍兴三年,迁祥符桥附近,与南宋贡院相距不远。《说杭州》以为南宋仁和縣衙门在今百井坊附近。

    又:杭州州治(衙门)隋朝至北宋在凤凰山,南宋凤凰山成皇宫,后移勾山。勾山民间又叫“狗儿山”,清代有人觉得不雅,改叫勾山。其实此山南宋时有个很雅的名字,叫竹園山,南宋《咸淳临安志》说竹園山是“吳山一脈”,自古是个名胜。


附录(2):杭州政区1911—1985年的变化

(综合各种资料,略加编辑,未作深入考证,仅供参考)

    1、1911年(宣统三年),钱塘、仁和县撤裁,由杭州府直辖,杭州府辖6县1州。清末的钱塘、仁和县大致范围:钱塘县包括如今的西湖区、上城区(除沿江部分)、拱墅区两塘河以西、余杭区的良渚镇(两塘河以西)、瓶窑镇(老镇区及以东)、五常街道,以及富阳受降镇东北部、东洲街道东部。仁和县包括今下城区、上城区沿江部分、拱墅区两塘河以东、江干区、余杭区的临平街道、东湖街道、南苑街道、星桥街道、崇贤镇、乔司镇、运河镇、塘栖镇(除大运河以北部分地区)、仁和镇、良渚镇(两塘河以东),以及海宁市许村镇西南部部分地区。清末的余杭县包括现余杭区余杭镇(县城)、仓前镇、闲林镇、径山镇、黄湖镇、鸬鸟镇、百丈镇、中泰乡、瓶窑镇(老镇区以西部分)。(注:1911年11月5日杭州光复,时满清政府还在北京顽抗,末代皇帝1912年2月12日下台)

    2、民国元年(1912)2月,废杭州府,以原钱塘、仁和县地并置杭县,直属浙江省,并为省会所在地。

    3、民国3年(1914),省以下设道,以清杭嘉湖道范围置钱塘道,道尹行政公署驻杭县,辖杭县、海宁、富阳、余杭、临安、於潜、新登、昌化等20县。

    4、民国16年(1927),废道为省、县二级制,撤销钱塘道,各县直属于省。同年5月,划杭县所属城区等地设杭州市,杭州置市始此。同年10月市下设区,辖城区、西湖、江干、会堡、湖墅、皋塘6区。

    5、民国19年(1930),杭州市改为13个区(第一区至第十三区)。民国23年合并为8个区(第一区至第八区)。民国24年,浙江省设立行政督察区,杭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,专署设嘉兴(后迁德清),杭州市仍为省直辖。民国26年12月24日,日本侵略军占领杭州。沦陷期间,原8个区改为7个区。
    6、民国34年(1945),抗日战争胜利后,杭州市政府、杭县县政府迁回杭州。杭州市恢复8个区。民国36年5月,杭县改省直属。

    7、1949年5月3日,杭州市为浙江省直辖市,并为浙江省省会。原杭州市第一至第八区依次改为上城、中城、下城、西湖、江干、艮山、笕桥、拱墅区。1950年6月,上城、中城、下城3个区撤销。1951年12月杭县划属杭州市。1952年11月杭县又改为省直辖,杭州市复置上城、中城、下城3个区,并增置古荡、上塘两个郊区,市共辖上城、中城、下城、西湖、拱墅、江干、笕桥、艮山、上塘、古荡10个区。1954年9月,上城、中城、下城、江干、拱墅、西湖6个区建立47个街道办事处。1955年5月撤销古荡区,并入西湖区。1956年,撤销艮山、笕桥、上塘3个郊区。1957年4月,撤销中城区,所属街道分别划归上城、下城两区,此时,杭州市共辖上城、下城、江干、拱墅、西湖5个区。同年9月杭县划归杭州市。

    8、1958年4月,撤销杭县,原杭县的长命乡、瓶窑镇划归余杭县,其它35个乡、镇和余杭县的闲林乡划归杭州市。杭州市增置笕桥、临平、塘栖、三墩、上泗5个郊区,同年12月撤销,在所辖境域和江干、拱墅、西湖3区的农村建置西湖、古荡、四季青、浙麻、塘河、笕桥、九堡、临平、亭趾、塘栖、东塘、四维、三墩、良渚、留下、上泗16个农村人民公社。

    9、1958年底,原属宁波专区的萧山县、建德专区的富阳县划归杭州市管辖。

    1959年2月,撤销拱墅区,在原笕桥、临平区的全境和塘栖区部分境域置半山联社;原三墩、上泗、拱墅区的全境和塘栖区部分境域置拱墅联社。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(县级),——半山联社与拱墅联社合并改称钱塘人民公社联社,将所辖的笕桥公社划归江干区,又将原拱墅联社中4个街道和塘河公社划出,恢复拱墅区。同年4至9月,上城、下城、江干、西湖、拱墅区分别成立5个城市人民公社。

    1960年8月,桐庐县从金华专区改属杭州市,并撤销富阳县并入桐庐县。临安县从嘉兴专区改属杭州市,同时撤销昌化县(含於潜)并入临安县。

    10、1961年3月,上城等5个城市人民公社恢复区人民委员会职能;临安县的余杭、仓前等7个公社(原余杭县所辖地)划归钱塘联社;钱塘联社所辖上泗、留下公社划归西湖区。同年4月,钱塘联社改制为余杭县。康桥公社划归拱墅区。(余杭县曾于1958年10月撤销,并入临安县。1961年3月,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,4月,钱塘联社撤销,恢复余杭县,县治临平镇。)同年12月,析桐庐县原富阳、新登两县地,重置富阳县。1963年5月,建德、淳安县由金华专区划属杭州市。至此,杭州市辖上城、下城、江干、拱墅、西湖5个区和余杭、萧山、富阳、桐庐、临安、建德、淳安7个县。

    11、1969年初,撤销西湖区。原西湖区的南山、北山、西溪街道分别划归上城、下城、拱墅区管辖。以原西湖区7个公社和灵隐街道、拱墅区3个公社、江干区5个公社和笕桥镇,建立杭州市郊区。1972年,恢复西湖区建制,将原西湖区所辖4个街道和西湖公社分别从杭州市郊区和上城、下城、拱墅区划回。1975年12月,原属江干区5个公社中的4个公社(除红卫公社)和笕桥镇从杭州市郊区划回。1977年,撤销杭州市郊区,将原辖古荡、留下、袁浦等10个公社划归西湖区管辖。1978年8月建立半山区。

    1985年底,杭州市共辖上城、下城、江干、拱墅、西湖、半山6区和余杭、萧山、富阳、桐庐、临安、建德、淳安7县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附录(3): 最新的一些情况

2011年又补充:

    现在杭州市区又变为新八区:上城、下城、西湖、拱墅、江干、滨江、余杭、萧山。

    90年代余杭、萧山成为县级市。2001年3月,撤销余杭、萧山两个县级市,变为杭州市的余杭区、萧山区,滨江区则原是萧山靠江的一块地方。据说这样之后,杭州就变成了中国的“第六大城市”,哈哈。


2012年5月再补充些仅供参考的资料:

 (1)市区新八区:

    西湖区   9个街道、2个镇:西溪街道、西湖街道、北山街道、灵隐街道、翠苑街道、文新街道、古荡街道、转塘街道、留下街道、蒋村街道、三墩镇、双浦镇。
    下城区  8个街道:武林街道、天水街道、朝晖街道、潮鸣街道、长庆街道、石桥街道、东新街道、文晖街道。

    上城区  6个街道:清波街道、湖滨街道、小营街道、望江街道、南星街道、紫阳街道。

    拱墅区  10个街道:米市巷街道、湖墅街道、小河街道、和睦街道、拱宸桥街道、大关街道、上塘街道、祥符街道、半山街道、康桥街道。  
  江干区  6个街道、4个镇:凯旋街道、采荷街道、白杨街道、下沙街道、闸弄口街道、四季青街道;笕桥镇、彭埠镇、丁桥镇、九堡镇。  
   滨江区  3个街道:浦沿街道、西兴街道、长河街道。  
    余杭区  14个街道、6个镇:临平街道、南苑街道、东湖街道、星桥街道、五常街道;乔司街道、崇贤街道、余杭街道、闲林街道、仓前街道、良渚街道、运河街道、仁和街道、中泰街道、塘栖镇、瓶窑镇、鸬鸟镇、黄湖镇、百丈镇、径山镇。

    萧山区  11个街道、17个镇:城厢街道、北干街道、蜀山街道、新塘街道、靖江街道、南阳街道、河庄街道、义蓬街道、新湾街道、临江街道、前进街道;临浦镇、义桥镇、戴村镇、河上镇、楼塔镇、浦阳镇、进化镇、瓜沥镇、衙前镇、坎山镇、党山镇、党湾镇、益农镇、新街镇、宁围镇、所前镇、闻堰镇。  

(2)所辖县和代管县级市(2县3市):  

 
    临安市 5个街道、13个镇:锦城街道、锦北街道、锦南街道、玲珑街道、青山湖街道;板桥镇、高虹镇、太湖源镇、於潜镇、天目山镇、太阳镇、潜川镇、昌化镇、龙岗镇、河桥镇、湍口镇、清凉峰镇、岛石镇。

    富阳市 4个街道、15个镇、6个乡:富春街道、东洲街道、春江街道、鹿山街道;高桥镇、受降镇、场口镇、常安镇、万市镇、洞桥镇、胥口镇、新登镇、渌渚镇、灵桥镇、大源镇、常绿镇、龙门镇、里山镇、永昌镇;环山乡、湖源乡、上官乡、渔山乡、春建乡、新桐乡。  

    桐庐县 4个街道、6个镇、4个乡(包括1个民族乡):桐君街道、城南街道、旧县街道、凤川街道;富春江镇、横村镇、分水镇、百江镇、瑶琳镇、江南镇;钟山乡、新合乡、合村乡、莪山畲族乡。 
    建德市 3个街道、12个镇、1个乡:洋溪街道、更楼街道、新安江街道;梅城镇、下涯镇、杨村桥镇、乾潭镇、三都镇、寿昌镇、大同镇、航头镇、李家镇、大洋镇、莲花镇、大慈岩镇;钦堂乡。
  淳安县 11个镇、12个乡:千岛湖镇、临岐镇、威坪镇、姜家镇、汾口镇、大墅镇、梓桐镇、中洲镇、文昌镇、石林镇、枫树岭镇;屏门乡、浪川乡、安阳乡、王阜乡、里商乡、金峰乡、瑶山乡、宋村乡、鸠坑乡、左口乡、富文乡、界首乡。

    就面积而言,杭州是长三角最大,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。